[张贴报告]我国南北方地区室内外渗透系数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

我国南北方地区室内外渗透系数差异性及影响因素分析
编号:113 稿件编号:131 访问权限:仅限参会人 更新:2021-09-23 22:25:01 浏览:792次 张贴报告

报告开始:2021年10月31日 19:20 (Asia/Shanghai)

报告时间:20min

所在会议:[E] 墙报 » [E] 墙报

演示文件

提示: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,您尚未登录,暂时无法查看。

摘要
本研究以北京、广州为典型城市,定量分析南北方空气细颗粒物(PM2.5)室内外渗透系数差异性及影响因素,为我国人群PM2.5精细化暴露评估及健康风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。通过分层抽样法抽取北京市(127个点)和广州市(186个点)不同住宅类型(教室、住宅、办公室)在自然通风季和供暖/冷季开展连续7 d的室内外PM2.5实时监测。以室外PM2.5浓度为自变量,室内PM2.5浓度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,方程斜率即为渗透系数。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监测点位基本信息和居民行为模式信息,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探讨渗透系数影响因素。结果显示,广州市渗透系数(0.753±0.258)高于北京市(0.523±0.233)。广州市自然通风季渗透系数(0.83±0.179)高于制冷季(0.807±0.2),开窗(0.838±0.2)渗透系数高于关窗(0.659±0.289),清洁天高于污染天(P>0.05)。北京市自然通风季渗透系数(0.571±0.245)高于供暖季(0.523±0.233),农村(0.573±0.219)渗透系数高于城市(0.506±0.236),污染天高于清洁天(P>0.05)。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, 调整混杂因素后,北京市渗透系数模型结果与季节(B=-0.298)和卫生条件(B=0.237)有关;广州市渗透系数可能受到季节(B=0.568),城乡 (B=4.325),有无阳台(B=-3.302)及装修时间(B=0.296)的影响。我国南北方渗透系数季节差异性严重,但可能归因于不同季节南北方人群的行为模式差异性。
本研究以北京、广州为典型城市,定量分析南北方空气细颗粒物(PM2.5)室内外渗透系数差异性及影响因素,为我国人群PM2.5精细化暴露评估及健康风险研究提供科学依据。通过分层抽样法抽取北京市(127个点)和广州市(186个点)不同住宅类型(教室、住宅、办公室)在自然通风季和供暖/冷季开展连续7 d的室内外PM2.5实时监测。以室外PM2.5浓度为自变量,室内PM2.5浓度为因变量建立线性回归方程,方程斜率即为渗透系数。利用问卷调查收集监测点位基本信息和居民行为模式信息,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探讨渗透系数影响因素。结果显示,广州市渗透系数(0.753±0.258)高于北京市(0.523±0.233)。广州市自然通风季渗透系数(0.83±0.179)高于制冷季(0.807±0.2),开窗(0.838±0.2)渗透系数高于关窗(0.659±0.289),清洁天高于污染天(P>0.05)。北京市自然通风季渗透系数(0.571±0.245)高于供暖季(0.523±0.233),农村(0.573±0.219)渗透系数高于城市(0.506±0.236),污染天高于清洁天(P>0.05)。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表明, 调整混杂因素后,北京市渗透系数模型结果与季节(B=-0.298)和卫生条件(B=0.237)有关;广州市渗透系数可能受到季节(B=0.568),城乡 (B=4.325),有无阳台(B=-3.302)及装修时间(B=0.296)的影响。我国南北方渗透系数季节差异性严重,但可能归因于不同季节南北方人群的行为模式差异性。
 
关键字
细颗粒物;室内空气;渗透系数;行为模式
报告人
姜楠
北京科技大学

稿件作者
姜楠 北京科技大学
发表评论
验证码 看不清楚,更换一张
全部评论

登录

重要日期

会议举办时间:2021年12月3-5日

投稿截止时间:2021年9月15日

 

 

组织机构

主办单位:

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室内环境与健康分会

武汉理工大学

 

合办单位:

武汉科技大学

 

协办单位:

华中科技大学

武汉大学

华中师范大学

中船重工719研究所

空军勤务学院

黄冈师范学院

湖北省绿色智能建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
 

赞助单位:

冠名赞助:   北京三五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
优秀论文奖:远大洁净空气科技有限公司

特别赞助:

(1)浙江合冶科技有限公司

(2)绿建斯维尔

  (3)  上海埃松气流控制技术有限公司

  (4)  德图仪器国际贸易(上海)有限公司

(5)国际期刊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

 (6)  黄鹤楼酒·陈香

(持续更新中~)
 

期刊特刊:

(1) 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

(2)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

 

组委会:

大会主席:王乾坤 武汉理工大学

执行主席:明廷臻 武汉理工大学

 

联系我们

会议网址:iehb.aconf.cn

邮       箱:IEHB2021@163.com

联  系 人:吴永佳 181 8615 7207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孙佳妮 152 0108 6188

登录 创建账号 注册缴费 提交论文